今天魯東小編給大家講解迴圈冷卻水穩定與處理的基本任務☁₪,大家要認真閱讀哦▩╃₪│!
迴圈冷卻水的水質穩定或水質處理的基本任務就是防止迴圈冷卻水系統受到腐蝕│₪₪↟、汙垢和微生物危害☁₪,確保冷卻水系統安全高效地執行☁↟。
水質穩定一詞的含義是從研究冷卻水中主要的鹽類碳酸鈣的溶解平衡而引伸出來的☁↟。三十年代☁₪,蘭葛利(Langelier)提出所謂原水的飽和指數L☁₪,L用原水實際的PH值和碳酸鈣飽和的水的pH值(pHs)之差來表示╃✘:如L為零☁₪,水在該條件下既不發生水垢☁₪,也不發生腐蝕;如L為正值☁₪,水有形成水垢的可能;如L為負值☁₪,經常和這種水接觸的金屬的表面☁₪,容易被腐蝕☁↟。此後☁₪,裡澤納(Ryznar)提出水的穩定指數R=2(pHs)-pH在研究水質穩定時更為有效╃✘:如R=60☁₪,水質穩定☁₪,不腐蝕也不結垢;R<6.0☁₪,可能形成水垢☁₪,R在7.0左右☁₪,可形成少量碳酸鈣保護膜☁₪,防止腐蝕;R>8.0☁₪,可能出現腐蝕現象☁↟。在直流冷卻水系統☁₪,這些結論基本上是正確的☁₪,因而也用於判斷這樣一類系統的水質穩定狀況☁↟。
迴圈冷卻水系統的水質穩定簡單地用碳酸鈣溶解平衡得出的結論難以解決由多種因素綜合產生的腐蝕│₪₪↟、汙垢等問題☁↟。但水的飽和指數和穩定指數在研究水質及水質處理時仍然有重要的值☁↟。因此☁₪,有人將“水質穩定”一詞推廣到迴圈冷卻水的處理☁₪,將迴圈冷卻水處理用的化學藥劑統稱為“水質穩定劑”☁↟。要搞好迴圈冷卻水的水質穩定與處理☁₪,應該深入研究冷卻水系統發生危害的原因☁₪,採取綜合的方法☁₪,進行適當的治理☁↟。
此外☁₪,補充水對迴圈水的水質有相當的影響☁↟。為確保迴圈冷卻水的水質指標在某一合理範圍內☁₪,大多數情況下必須根據補充水的原水水質進行預處理☁↟。這些預處理可由下列工序組成:
1)澄清和過濾☁₪,以除去膠體和懸浮物;
2)簡易的石灰│₪₪↟、蘇打軟化☁₪,以降低鈣鎂離子濃度;
3)脫鹽☁₪,以除去水中溶解的鹽類☁↟。
迴圈水系統內的水質管理比較重要☁₪,應根據水質和水質處理劑的效能制定一個合理的水質指標☁₪,加強管理☁↟。這些處理包括: pH值的調整☁₪,適當的排汙以控制好迴圈水的濃縮倍數☁₪,限制水中雜質的含量☁₪,過濾部分冷卻水以限制迴圈水中懸浮物的含量等☁↟。
在迴圈水中加入化學處理藥劑☁₪,可以大大減緩腐蝕│₪₪↟、汙垢和微生物造成的危害☁↟。一般來說☁₪,控制腐蝕用緩蝕劑☁₪,防止汙垢用鰲合劑│₪₪↟、阻垢劑和分散劑;控制微生物則用殺菌劑☁↟。隨著水質處理藥劑科研的開展☁₪,已經出現了具有防腐│₪₪↟、阻垢和殺菌等多種效能的藥劑☁↟。
國內外迴圈冷卻水處理技術已經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透過一系列綜合處理後☁₪,可以達到如下的水平:碳鋼的腐蝕率小於5mg/(dm)2·d;微生物在水中產生的粘泥小於4ml/m3水;緩垢率為80~90%☁↟。根據目前流行的冷卻水水質穩定的成效看來☁₪,如果採取恰當的措施☁₪,實現下述各指標的冷卻水的水質是比較好的:
1)緩蝕率大於90%☁₪,碳鋼的腐蝕率在5~10mg/(dm)2·d或更低;
2)阻垢率大於80%☁₪,80℃的水溫下不發生顯著結垢;
3)透過殺菌處理,水中細菌數小於50萬個/ml水或使水中的生物粘泥量小於6ml/m3水☁↟。
4)排汙水中有毒物質的含量應符合排放標準☁↟。
此外☁₪,如冷卻塔中採用木材作構件☁₪,應防止木材腐朽變質☁↟。上述的指標是根據執行實際總結的☁₪,並非權威機構公佈的標準☁↟。隨著水質處理技術的發展☁₪,這些指標也在進一步嚴格化☁↟。總之☁₪,迴圈冷卻水的水質穩定或水質處理的基本任務就是防止迴圈冷卻水系統受到腐蝕│₪₪↟、汙垢和微生物危害☁₪,確保冷卻水系統安全高效執行☁↟。
上一篇╃✘:RO膜反滲透系統故障可能出現的情況
下一篇╃✘:沒有了▩╃₪│!
致力於最佳化每個水處理專案☁₪,打造中國環保行業品牌企業
保護環境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